2)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户部尚书不是那么好当滴_唐朝小闲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速度也提高了四倍,并且你们两家置办大型的纺丝作坊,那么纺丝的成本自然会降低,那么百姓耗费的时间、精力比你们多得多,卖得价钱却要比你们得还要低,哪怕价格一样,他们也卖不过你们,这样一来的话,那么百姓的收入会大大减少,从引发非常严重的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在棉布出现前,朝廷主导的西北计划,全都用绢布来作为货币,并且对西北、西域、吐蕃等地大量的出口绢布,因为棉布的诞生一定会降低中原地区对于绢布的需求,从而导致中原绢布就要高于中原百姓的需求,那么这价格自然会下降,这就会伤害到百姓的利益,增加贸易的话,就能够保证中原内部的绢产量不过剩,维持绢布的价格。”

  元牡丹点点头道:“棉布出现之后,长安的绢布价格的确有一点点下降,但是前面西北计划开始之后,绢布的价格一路上涨,这一点点回落,倒是不影响什么。”

  郑善行面色凝重道:“这个问题我倒是没有考虑过。可若是如此的话,那岂不是我们永远都用不了更为先进的纺丝工具?”

  “那当然不是。”

  韩艺道:“这就需要推动工商业的发展,如果妇女都来自由之美工作,谁还在乎绢布的价格是否降低。还有,我们需要更大的市场,如果拥有更大的市场,那我们就可以出口更多的绢布,这样一来,即便大量生产,也能够出口到外地,不会影响到国内的行情。”

  郑善行听着都觉得复杂,别说他事先没有想到,就算如今韩艺告诉他们,他还是不知道该怎么玩,苦笑道:“这个户部尚书还不是一般人能够当的。”

  这可是一句大实话呀,绝非谦虚之语,他跟元牡丹可都不会想得那么长远,他们都认为进步肯定是好事,个人进步的确是好事,但是对于一个国家而言,重在平衡,如果一点冲的太快,但是其余的都跟不上,这就肯定会出问题的,尤其是在全民经济上面,农桑是大唐所有百姓的根本经济,就靠这两样,故此在这两点上面,一定要慎重又慎重。

  韩艺叹道:“可惜不是你发俸禄给我啊!”

  郑善行哈哈一笑,忽然想起什么似得,道:“对了,你收到宇文修弥的请帖么?”

  韩艺愣了下,笑道:“没有,估计他送到北巷去了,我已经有几日没有去北巷了,他的车行要开张了么?”

  郑善行点点头道:“再过三日,他的车行便要正式开门了。你会不会去?”

  韩艺苦笑道:“那小子跟贤者六院有合作关系,我还指望他赚大钱了。”

  ......

  ......

  今日便是宇文车行开张的今日,不得不说,这自行车

  请收藏:https://m.qimao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