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一章 融入另一种生活_硬汉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峥回家了。

  坐一趟飞机才几百块钱,如果留在这里吃喝拉撒外加住宿,那开销可就大了,根本划不来。

  杨峥回去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剪头发。

  “哥,您想怎么整?”理发的小伙子问。

  “全给我推干净了,只留三毫米!”杨峥不假思索地回答。

  小伙子摸摸鼻梁,陪笑道:“哥,三毫米是不是太短啦?您这毛寸挺好的。”

  发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比衣着来得要更加直接。

  贴着头皮推成三毫米,确实相当清爽,但假如你身板强壮,眼神又过于冷淡,看上去就会感觉有点凶巴巴的。

  “按我说的剪吧。”

  “那成。”

  顾客的需求永远是第一位的,小伙子闭上嘴巴,拿着家伙开始动手。

  “吱吱吱……”

  杨峥想要干什么?

  很简单,他要用最笨的办法,去尽量贴近混混的生活。

  诠释一个角色最好的方式,就是“变成”那个人!

  在表演艺术中,有所谓的“方法派”,“表现派”,和“体验派”,杨峥统统不懂。他从没学过高深的理论,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偏向哪一派,但心里却有个固执的标准。

  ——他只追求“真实感”。

  什么理论,什么派别,天花乱坠都特么扯淡,演什么你得像什么!

  杨峥崇拜的对象,是“千面配角”张元启老师。

  张元启的表演贴近生活,浑然天成,带着一种让你愿意去相信的朴素感。

  这才是杨峥奋斗的方向。

  其实,各种表演流派应该属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依存的关系。因为人们演绎角色,表现的部分全都发自于“心理”,而心理这玩意没办法真正的掰扯清楚。你是哪一派的,我又是哪一派的,究竟怎么区别?怎么划分?

  如果要说杨峥究竟像谁,那目前勉强“算体验派”的吧。

  “好了哥!”

  “哦,谢谢啊……”

  杨峥起身去照镜子。

  发型短得不能再短,依稀可以看见头皮。

  粗犷,生冷,彪悍。

  瞧着镜子里陌生的自己,杨峥闪电般切换了几种表情:或满不在乎,或懒散随意,或睥睨骄傲,气质竟得到了极大的改变!嘿嘿,真棒!他非常满意!

  回到家里,杨峥找出件陈旧的厨师服换上。

  那件厨师服是夏季款,短袖,当年好像才花了十几块钱,上面还带着些洗不干净的油渍。

  杨峥变回小厨师,开始启动体验计划,在各种环境里游走。

  哪儿鱼龙混杂,更容易出现“不良青年”呢?

  他专门往一些破破烂烂的老街晃荡。

  黑网吧。

  溜冰场(旱冰)。

  廉价的培训技校。

  只可惜,随着电子行业的普及和发展,人们在手机上就能收看电影,想看什么就看什么,从前那些生意火爆的录像厅已经都不存在了。

  记得年少的时候,各种录像厅乌烟瘴气,脏话满

  请收藏:https://m.qimao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