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五章 白鹿_季汉彰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论是对于魏延遇贬还是马岱下狱,按照陈冲所定《甘棠律》,其实都无甚错处。但是两人都系军中重将,除去律法之外,还可以军纪论处,刘燮便是以此对两人论罪,朝中百官对此也无可指摘。只是因言获罪,罪名到底可大可,若以妖言论处,可以就地斩首,若以怨言论处,也不过是贬官几级。眼下魏延算是从轻处理了,而下狱的马岱又将如何呢?

  作为始作俑者,子对此事的态度却暧昧不清。他不自己敲下定论,反而是等从长安回到雒阳后,将此事摆到朝堂,把马岱言论一五一十地公之于众,令百官议论其罪名。众人初听马岱言语,几乎无不色变,不禁在心中暗骂马岱蠢材,竟敢如此顶撞子。但听到后面,又不禁为其打动,联想到新皇雷厉风行,排旧立新的手段,心中多感戚戚。

  首先是司隶校尉诸葛亮出来表态,他当众:“马岱恃才负气,有损国体,自然大是不该。但虑其前后行事,并未有失大节,而且过去他也确实与国有功。这次不若陛下令人打马岱二十仗,再令他到云北守边,叫他吃点苦头,自然也就记得教训了,大可不必如此兴师动众。”

  诸葛亮作为先帝钦点的王佐之才,荆楚卧龙,发言自然极有分量。可此时他支持将此事大事化,事化,显然不符合子圣意,故而群臣心下虽然赞同,但却不敢出声,而是继续观望朝局发展。

  果然,诸葛亮话音刚落,便有一人起身道:“诸葛君所言未免大谬。恃才负气自然不算什么大事,但是顶撞君父,干涉朝政,又岂能以事视之?”众人视之,竟是东朝降臣陈琳,他如今不过是雒阳文学椽,官秩六百石左右,却敢当众顶撞司隶校尉,实在是怪异至极。但百官心中无不雪亮,这定是得了子的授意罢。

  陈琳接着:“若论功劳,为朝廷立功者何止百人?若人人凭功抵罪,夸勋独断,又置国家法度何在?孙武练兵,以严法第一,故杀吴王二妾。二妾何罪?然不杀不足以立军威,明上下。陛下若为圣君明主,就决不能开此来风气。”

  须知诸葛亮乃是律法大家,在朝中也一向以严法着称,如今却被陈琳讥之为宽,不得不让人啼笑皆非,但诸葛亮仍不肯让步,当众驳斥:“陈君如此用典,未免引喻失义了。孙吴练兵,要在令行禁止,上下一心,而非绝将士之口。马岱虽有怨言,但实未抗命,如何为罪?况且练兵之法,非唯上,亦抚下。如此不近人情,纯以法令行事,陈君不怕重蹈前秦之覆辙乎!”

  陈琳虽善文辞,但却不善口舌之争,一时被诸葛亮得哑口无言,只是受托于子,不敢轻言放弃,于是顾左右而言他,令场面僵持不下。刘燮见陈琳落入下风,也就令两人停止争论,转而问百官的

  请收藏:https://m.qimao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