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6.第六百六十六章选官_明末皇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分地域分再加十分授业分,总计可加十六分!

  辽东算是加分最少的地域,如果换做哈萨克,或者新疆,那加分就多了,年限五分!地域五分!授业分不变,如此换算,三年能加多少,四十分!

  考场如战场,多一分没准就能干掉数十上百人,此加分政策岂能不让举子趋之若鹜!

  对于很多学有所成的读书人来说,为了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为了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即便条件艰苦一点,日子难过一点,熬上个几年为自己增分无疑就是一条通往仕途的捷径。

  吏部如今已经不是选官司在忙,而是整个吏部除了尚书以外都忙的不可开交,正月初十到月底几乎就没人闲过,每天前来吏部登记的在任官员、新科进士、落榜举子铺天盖地,工作量之庞大简直骇人听闻,估计自从有吏部这个衙门以后,史上还没有一次如圣武七年的吏部这么忙过。

  哪些学子还好说,尽管人数数千上万,但不需要分配具体职权,吏部只需要将学子的姓名、籍贯以及准备去的地域登记备注然后发放凭证就算完成,学子拿着这凭证去所在地官府进行备案,然后由当地官府决定将前来的学子分配到哪一县哪一乡乃至哪一村,学子在所在地的贡献以及年限,当地官府也会在学子离去之时进行确认,然后送往京师礼部,作为会试之时的加分凭证……

  新科进士官职分配要稍微麻烦一点,当然也只是稍微麻烦罢了,这次选官与以往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吏部分配官员上任首先要遵从新科进士的意愿,这个意愿指的是两京十三省以外的区域,如果新科进士只想待在两京十三省范围内任官,那么还是要由吏部分配。

  吏部文选司为什么号称是所有衙门当中最肥的口子,就是因为掌控了低级官员分配权,不管是新走上仕途的进士还是宦海浮沉经年的官员,只要他们没有背景没有强硬的后台,那么想要谋取一个好去处或者是肥缺,就免不了行贿送礼,朱慈炯就算惩腐惩的再狠,想要杜绝这种风气都是完全不可能的。

  但是这次不一样,新科进士可自愿选官,这等于暂时绝了文选司官吏贪腐之根……

  不过文选司官员倒没有多少郁闷,相反还有点幸灾乐祸,好不容易杀出重围的新科进士,最终为了以后的仕途更顺畅,现在却不得不硬起头皮去穷乡僻壤历练好几年,实在是不得不让人掬出一把同情泪啊。

  本次选官最麻烦的还是任职期满回京述职的官员,这些官员在任上没有接到吏部发来的调令,几乎只有一个原因,混的不怎么样,也肯定是没后台,这些官员加上哪些同样混的不怎么样,想要调往偏远地区的官员,加起来差不多有一两千,这些官员的任命还好说,但空出来的官位需要官员去上任,调哪些人去,在新科进士九成自愿前往偏远地区的情况下,无疑给吏部带来了沉重压力……

  喜欢明末皇太子请大家收藏:明末皇太子20更新速度最快。

  请收藏:https://m.qimao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