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七章 央视采访_我的农场在沙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古浪.县长接到央视要过来采访的电话,心里是既高兴又忐忑。

  高兴的是古浪又要上电视了,这无疑会给他的政绩记上一笔。

  虽然采访的世界上第一大番薯跟他没有半毛钱关系,但毕竟是长在古浪,那就离不开.县领导的关怀鼓励和农科所技术人员的帮忙。

  让他忐忑的是名声有时候就意味着麻烦,像以前那个戴名表的官员,那可是真正的一把手,就因为手腕上戴着的名贵手表被人发现人肉搜索,最后身陷囹圄,再出来估计是要很久以后了。

  那时候出来除了等死,还有什么用?

  县长想得头都快裂了,揉了揉眉头,不接受采访又不行,人家只是通报一下,其实根本就不需要他们帮忙。

  想了想,就让下面安排个人接待,一切按规矩类,也让人挑不出什么毛病。

  岑秋盈一行人不久后就来到古浪。他们浑不知因为他们的到来古浪.县长头疼了好几天。

  他们在县招待所休息了一下,就在政府派来的接待人员的引路下往蔡鸿鸣家走去。

  蔡鸿鸣已经提前接到央视要来采访的消息,所以今天哪也没去,就在家里等着。其实他并不怎样愿意让这些官方媒体来采访,又没钱挣,还要啰里吧嗦的说一大堆话,何苦来哉。不过能上国家电视台也不错,起码能在上面露露脸给大家看看,到时候大家看了肯定会“咦,那不是鸿鸣吗?”

  不过他很怀疑现在年轻人还有几个看央视新闻的。

  在店里呆了一会儿,央视的人就来了,还带来了一群看热闹的人马。

  蔡鸿鸣一看这样不行,连忙把他们带到后院去,要不然这些人非把他家诊所挤破不可。

  后院里,两个超大的番薯已经摆了起来,旁边还摆了一些小番薯,说是小番薯,每个都在三四五六斤左右。镇上跟过来看热闹的人有些还没看过大番薯,看了不由惊呼出来。

  岑秋盈先前虽然已经看过照片,但看到实物还是感到很吃惊。不由得伸手过去摸了摸,敲了敲,想看看眼前这东西是不是和南瓜一样里面是空心的。

  “这番薯就是这里种的吗?”岑秋盈好奇的问道。

  “不是,是在祁连山那边的村里。”

  “哦,”岑秋盈深思了一下,既然这里不是种番薯的地方,那就没有呆的必要,当机立断道:“你能带我们去种番薯的地方看看吗?”

  “当然可以,不过那地方有点远,去的话晚上未必能回来。”

  “不要紧,我们开车去,回不来就在车上睡。”岑秋盈说道。

  有些人觉得做记者很好,可以走遍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可以吃遍当地所有的美食,但很少有人知道做记者的背后艰辛。

  有时候为了一条新闻,记者要蹲守几天,餐风露宿睡车子很正常。遇到刮风、下雨、下大雪、落冰雹的报道,被风吹雨

  请收藏:https://m.qimao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