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二十章 卖点和电影的艺术表达_林浩的电影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电影这就接下了,但这的确会是一部需要双方磨合一番的电影——这毕竟只是弗兰克心中,亚洲人面对这种恶劣情况会做的反应,实际上还是有差的。

  比如男主已经在这生活了一阵,应该或多或少有影响。

  比如和米国人普遍信教不同,亚洲这边不信教的也不少,所以面对超市的女人作何反应。

  当然还有最后的结局...

  原著史蒂芬金的结局太过于平淡:男主人公带着孩子进了一家旅店,打开收音机,收音机里面断断续续的播报着局势被控制的情况;而原电影的结局虽然让人记忆深刻,但对观众观感和票房的影响颇大,也不太好。

  必须要中和一下。

  如此这般的讨论持续了将近三周,时间很快也来到五月。《迷雾》的计划是五月中开拍,7月下旬结束,所以此时大家已经把基本上需要敲定的细节搞得差不多了,但有一个地方林浩是真没想到会卡在这里:

  那就是,弗兰克认为《迷雾》的卖点其实不是怪兽。

  那些在大雾中的怪物,其实也就真正出场的画面,真的很少——如果是冲着看雾里究竟有什么来的,恐怕会有些失望:

  怪物都只是一个故事的装饰而已,最终的核心是在人性、以及人类生存的大环境里。

  多数故事都是拍的人:

  人再这样极端的环境下,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

  这才是本片的主旨,换句话说,也就是不单纯满足于人类在末日求生的事情。

  可是吧...

  大家要看的,多半不会是什么人性的挣扎,这种诉求太高了。

  根据后来的反馈,不少人还是希望看到事情的真相——也就是那些把他们围困在超市里的外星人也好,怪物也好,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不然像原片那种几个画面就闪过去了简直就感觉看了个寂寞。

  5月7日,下午三点,讨论室内进行着今天第三次激烈的辩论。

  四月份的林浩还算平和,因为没什么激烈的讨论,有就留到后面;而时间到了五月份,老婆回国继续演话剧了,所有矛盾也堆积到了一起,肯定会碰撞的。

  “你知道弗兰克想表达的核心,不是让观众们关注到这些,他想要观众们看的是人性...”

  “但调查你也看了,很多观众对这部戏最大的期待可不是人性。”

  ,林浩依旧是坚持着自己的看法:“实际上,我觉得我们满足一下观众的幻想也未尝不可。毕竟有一些观众最关注的点,就是最后揭开怪兽的谜底。”

  “所以我觉得最后这一部分,可以增加一些怪物的镜头,不用太多,但是也不是像现在这么短。”

  “我知道。”

  安娜揉了揉额头,一身休闲装的她难得两天没换一套衣服,双手有些无力地敲打着键盘记录下林浩的意见:“但是...行吧,可电影的经费不允许,

  请收藏:https://m.qimao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