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0章 治乱之道_我在春秋不当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说楚国人最厉害的,莫过于他们的根性当中,最是不服周礼的。而他们最吃亏的地方,也同样是在于不通周礼。

  之前便讲过,楚国先祖不过是周王室所分封的一个子爵,若是按照礼法,他们连与其他诸侯国的国君坐在一起的资格都没有,又何以称霸天下?

  所以,当李然谈及周礼,并以礼制典章来刻意回避王子围的招揽。那王子围心中的不忿自然是溢于言表。

  在楚国人面前说什么都可以,但最忌讳的,就是万万不能跟他们谈及周礼。

  礼乐分封之制,对他们的伤害实在太深了。

  而且,楚人又是第一个大范围的取缔了分封制,进而施行郡县制的(此言非虚,书友可自行查阅)。所以,跟他们讲周人的典章礼法,那无异于是在揭他们的老底。

  “哼!李子明!你若是不愿做我楚国的官,大可明言,何必在这张嘴闭嘴的大谈什么周礼治世?”

  “我楚,蛮夷也!当年遵了周礼又如何?当年寡先君还不是被周王室给差遣了去看守篝火?若遵周礼,我雄楚又岂能有今日之荣?”

  “周礼?呵呵,在本令尹看来,不过就是天大的笑话!”

  说得也是,若当真是遵照周礼来,那他王子围日后还该如何篡权夺位?又该如何名正言顺的成为下一任楚王?

  要他楚人遵从周礼,那已是痴人说梦。更何况是他王子围?要他放弃篡位之举?怎么可能?!

  “令尹息怒。”

  “然之所言,皆为古制。自文王分封,天下大势皆出于此。而王道所及,既为太平之治。”

  “李然既是曾任洛邑守藏室史之职,肩负传承周礼之责,又岂敢忘本?”

  李然并没有让步,并且明确表态,传承周礼就是他的本职。

  换言之,让他去楚国任职,便等同于要让他沦为天下人的笑柄。这种有损清誉之事,之于李然,叫他又如何能够答应?

  “这么说……子明当真无意我楚?”

  王子围耐着性子,十分郑重的又问了一遍。

  只见李然依旧是摇了摇头:

  “令尹好意,然心领了。但实难从命。”

  “而今,然既已为郑国行人,便万不能行此悖逆之事。如若不然,必为天下人所不耻,必为后世史笔所讽。更何况,若李然当真是如此的反复之人,想必,即便是令尹,这心中也多少会有存疑吧?”

  李然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能想到别人已经想到的,也能想到别人未曾想到的。

  他最后这句话,其实便是在提醒王子围:我李然说到底也不是楚人,如果真跟你去了,你当真能放心得下?毕竟非我族类,必有异心啊。

  “哼!”

  “李子明此言差矣!”

  这时,一直未曾说话的伍举,忽的是站了出来。

  只见其面色阴冷,带着丝丝不忿,眼角还残留着一抹狠意。

  “要说这乱世之中,良

  请收藏:https://m.qimao5.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